谈现代化城市治理,社区物业管理怎么做?
只要扇对时机,一双蝴蝶翅膀就可以影响千里之外的天气;只要找准支点,任何人都可以撬动庞大沉重的地球;只要善择形式、拓宽渠道,社区里基层立法点的群众呼声,就能被国家******立法机构听到并采纳。
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内的基层立法联系点,就是一个可以倾听、放大群众声音的“传声筒”。通过一系列程序设计,这趟“立法直通车”可以汇集民意、集中民智,让法律法规从基层来、再回到基层去,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。
崇高的“民主”二字,借由基层立法联系点这种形式,变得具象、可知、可感。除基层立法联系点之外,民主还有其他各种形式。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,要坚持好、巩固好、发展好,畅通民意反映渠道,丰富民主形式。”这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调研时的嘱托。
这并不是总书记******次强调要“丰富民主形式”。此前,在中国*********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、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、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,总书记都提出过类似要求。
为何要丰富民主形式?首先是为了让民主更加“可触摸”。
不要把民主形式想得太单一,似乎只有在黑板上划“正”字的现场投票唱票才是民主;更不要把民主想得太神秘、太遥远,似乎只有人民大会堂桌面上的无记名电子表决器才是民主。民主是庄严的、崇高的,更是鲜活的、丰富的、具有旺盛生命力的,在我们日常生活柴米油盐、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里,处处可见民主的身影——
老弄堂邻里矛盾如何化解?老公房中的居民诉求怎么解决?对于猫狗等宠物,小区里有人喜欢有人讨厌,怎么办?老旧公房电梯是装还是不装?高层商务楼宇外立面要如何推进整修?小区“撤桶”后垃圾集中投放时间段如何定?一边是出行方便需求、一边是治安隐患考虑,小区的几道门怎么开、何时关?……解决这些问题,靠的是广纳良言,而这正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。
城市和社会的治理,往往要通过多元共治来落地;基层的民生问题,很多并不是“组织一次投票”就能解决的。各种听证会、现场咨询会、挨家挨户发放的意见征询表、各种“便民服务窗”“村民论坛”“民情直通车”等,都是“民主”的真切模样。而丰富民主形式,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。
小到社区、单位,大到城市、国家,人们大多希望能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,希望自己的意见即便不被采用,也要被听到。民主,本质上是一个如何取“******公约数”的问题。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里,基层民生问题的复杂度、居民需求的差异性都很高,唯有丰富民主形式,才能让人民群众广泛、直接地参与到社会事务管理和城市治理中来。
“民”有千种,“意”有万条,民主的“模样”也不妨与时俱进,“多多益善”。而万变不离其宗,归根到底,都是要尽可能多、尽可能广地倾听民意。
不论是业委会主任建的QQ群也好,居委会书记拉的微信群也罢,不论你是用文字、语音、图片还是视频来表达意见和诉求,这都是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的广泛协商,都在一步步增进共识、增强合力,都是让基层民主更实用、更管用的途径。
当然,所有的形式都是为内容而服务。丰富民主形式,不等于仅仅依靠、停留在“形式”上;丰富民主形式,更要切忌变成丰富“形式民主”。民主不能只是“可知可感”而已,关键还是要有用。各种各样的民主形式并不是装饰品和摆设,而是要能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
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身边的民主,是群众用来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有效方式和手段。丰富民主形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都是在更好地实现、维护、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,解决实际问题上。
现代化的城市治理一定是民主的,需要经过事先民主酝酿、事中民主决策和事后民主监督。在多元治理中不断拓宽民主渠道、丰富民主形式,才能找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“甜区”。